拉脱维亚女导演的动画电影,前五分钟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惊叹这才是动画作品的最佳表达方式。故事间会穿插着熟悉又亲切的脑科学解说,旁白以神经元的形式诉说着该段时间里生命经历的生理反应,这让人能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类,让你知道曾以为命中注定的深情与爱不过是一些脑垂体激素的作用和反应。
泽尔玛在缺失管教的背景下长大,灵魂如猫一样野蛮而自由,在转学时以吵架回击欺负自己的男孩,却换来了同学们的霸凌和嘲弄。“she is not a girl!”社会定义从这一刻开始规训她,真正的女孩要虚弱而美好,外表的美丽胜于一切,不能太优秀以便衬出男孩的聪明高大。成为女孩便意味着要放下权力与尊严,从一块完整的布料,裁剪为一串装饰用的花边。可怕的是,没有人觉得规则本身不对,无拘无束的女主反而成为了他人眼中的怪异。
于是她封印了身体里的野猫灵魂,学习烹饪与裁缝,变得沉默而乖顺。社会的规训是有翅膀的唱诗班,总在她情绪崩溃时出现,唱词或是刺痛或是抚慰,指引她去适配大家眼中的期待。而她期待的爱情,终于在17岁时来临。她在画展时遇见了欣赏她才华的艺术家,可本以为是一见钟情只换来寡淡而平常的一夜,曾以为的盛大仪式与神圣蜕变并未出现,她只感觉到怪异不适与轻微疼痛,这感觉与玫瑰花田除草时刺伤手指没有区别。她附上贞洁为筹码,只换来了失望,数月后她才意识到邀请与承诺只是陷阱,她永远等不来那筒希望的电话。
于是她开始了PLAN B,她来到莫斯科,在这遇见了真爱谢尔盖。他们彼此吸引,成为夫妻,她像寻到归属的海豹,催产素让她安心而幸福。直到她才意识到这个酗酒自私的英俊男子加予自己的,是以爱为名的掠夺与控制。爱情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好用的词语,他要求她行事作风像自己母亲一样,出门参加晚会,留她在家做串珠子的枯燥工作,艳遇外宿归家后深情表白,而后拿走她的报酬继续出门。愤怒与痛苦之下,她离开他才成为了一名独立的艺术家,让自己的才华得以绽放、以此谋生,并看破了男人的谎言,摆脱了他的精神控制。
而后的PLAN C,她认识了来自丹麦的波,个性温和、在无菌环境下长大的中产男孩。爱情让她迅速学会英语,与他搬至加拿大开启崭新的人生。但很快她发现这不对,过大的成长背景差异让他们之间的语言摩擦越来越多,他吃不惯她做的粗陋且无美感的腌茄子、看不惯她不化妆的天然外表,她也不适应他的金色长发、忸怩的坐姿,以及种种“不man”的表现。因为目睹过大学闺蜜因难产而亡,她不愿生下孩子,于是这段异国恋最后还是以分手告终。在分别后的某天,她接到了波的电话,才得知回归本性的他做了变性手术。她在那一刻才知晓自己被社会规则同化,成为了为虎作伥的男权帮凶,眼前的波像是与自我和解的过去的自己,她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平和。
她还没放弃希望,她还会去寻找爱情的PLAN D,不过她知道爱他者之前,更重要的是好好爱自己。
看完后我还意犹未尽地回味着温暖的美拉德色系,那些脱帧而夸张变形的形象恰如其分地像情绪失控时无以名状的心理。能离开男人与社会的把控真好,我才能看到这样才华横溢的独白故事,愿所有愿意打破桎梏的女孩,都能寻得最宝贵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