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杀了两个人而被判( pàn)决终身监禁的劳勃斯·特( tè)劳德在独自监禁的岁月( yuè)里偶遇一只小鸟,在与之( zhī)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产生( shēng)对鸟类研究的兴趣,潜心( xīn)学习鸟类疾病知识,终于( yú)从一个只有三年级文化( huà)的暴戾少年摇身一变成( chéng)为了国际鸟类顶级研究( jiū)的和蔼老人,而他的归宿( sù)只是从一个监狱转移到( dào)另一个。影片改编自真人( rén)真事。

故事整体要讲述的( de)是个体的个性如果在体( tǐ)¥制的硬¥性规¥章下斗争抗( kàng)议,很有《老人与海》的硬汉( hàn)标准:顽强、毅力、不屈、希望( wàng),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 yī)个年轻时因为言语不和( hé)就随手杀人的狂徒身上( shàng),就不免让人思考起监狱( yù)存在的意义:究竟是折磨( mó)人的身心让其从痛苦中( zhōng)不敢犯罪,还是洗涤他的( de)内外让他从悔悟中渴望( wàng)奉献价值。

因为是人物的( de)传记片,所以全片以男主( zhǔ)角为中心,紧紧围绕着特( tè)劳德身边的影响他的人( rén)物为辐射区,看着一个中( zhōng)二病晚期妈宝如何成长( zhǎng)。有着严重恋¥子情结的母( mǔ)亲可以为儿子千里奔波( bō)、泪求总统赦免儿子死罪( zuì),却不能接受儿子一旦出( chū)狱会和另一个女人结婚( hūn)生活的事实,于是在他一( yī)生中最受大众关注、最有( yǒu)可能通过假释听证会出( chū)狱的时候拒绝帮助。母子( zi)就此决裂,而我们的妈宝( bǎo)男主在与监狱制度奋斗( dòu)了大半辈子后也终于意( yì)识到,要拥有真正独立的( de)人格和生活,就一定要和( hé)占有欲、嫉妒心过强的母( mǔ)亲分离。


饰演男主角的伯( bó)特·兰卡斯特在片中演绎( yì)了这个著名鸟类学家囚( qiú)犯的一生,从年轻时的桀( jié)骜不驯到年迈时的感恩( ēn)和善。个人认为对于毛头( tóu)小子莽撞、傲慢、自大的冲( chōng)动劲儿里兰卡斯表演痕( hén)迹太过,真正精彩的要从( cóng)兰卡斯特第一次意识到( dào)礼貌、谦卑、感恩、悔悟的瞬( shùn)间开始:再一次向狱卒无( wú)理要东西时,一直忍耐的( de)狱卒终于大发雷霆,斥责( zé)特劳德丝毫没有感恩之( zhī)心,自私自大只知索取。一( yī)直以来“唯妈命是从”的特( tè)劳德开始反思自己这么( me)多年有多么的混蛋。当他( tā)盛气凌人的向狱卒索要( yào)东西时,他站在门的栏杆( gān)中间微抬着头还略带鄙( bǐ)夷,而狱卒的当头棒喝之( zhī)后,特劳德侧着身子小心( xīn)翼翼靠在门边,第一次学( xué)会道歉。

麻木和机械化的( de)监狱生活令特劳德充满( mǎn)了愤怒和仇恨,当他与狱( yù)卒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甚( shèn)至杀死他的时候,所有的( de)囚犯们依然听着音乐吃( chī)着饭,不参与也不制止。他( tā)们的规章下的好模范,制( zhì)度下的牺牲品。
从特劳德( dé)年轻时的嚣张跋扈以及( jí)中年后向母亲坦诚恋情( qíng)却遭斥责来看,母亲失败( bài)的教育是将特劳德一生( shēng)毁灭在监狱的最大根源( yuán):第一次杀人是觉得当时( shí)的女性友人受了侵犯,第( dì)二次杀人是因为他顶撞( zhuàng)了狱卒,狱卒要举报他,这( zhè)会使正要来探监的母子( zi)二人不得相见,于是他又( yòu)杀了他。在母亲眼里,第一( yī)次杀人完全是“为了个小( xiǎo)¥婊¥砸”,第二次杀人又如何( hé),社会应该充满怜悯之心( xīn),不该以暴制暴。过度的纵( zòng)容让特劳德认定个性与( yǔ)自由高于一切,这种观念( niàn)虽然在漫长的成长岁月( yuè)中有所收敛,但依然顽固( gù)的滋生在他的脑海中,而( ér)这也正是他可以以一己( jǐ)之力与整个监狱体制对( duì)抗的动力来源所在。

为了( le)呼吸新鲜空气不惜打破( pò)疾驰火车窗的他丝毫不( bù)认为自己有错,他很自由( yóu),但缺乏自律。
在《辛特勒的( de)名单》的结尾,辛特勒悲伤( shāng)的哭道,“这辆车,可以换十( shí)个人;这个勋章,可以换两( liǎng)个人”,这一幕之所以经典( diǎn)在于辛特勒人性之善的( de)一面彻底升华觉悟,因为( wèi)认识到了人性的所有缺( quē)点以及错误而深深的悔( huǐ)恨。可惜在本片中特劳德( dé)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 shì)一个被独自监禁几十年( nián)的人抗议不公、自学自强( qiáng)、将兴趣发展成事业甚至( zhì)爱情,唯独看不到一丝对( duì)故意杀人的赎罪感。即便( biàn)终于学会谦虚的他有了( le)许多好友,即便才华横溢( yì)的他获得了世界上爱鸟( niǎo)者的支持,即便对监狱管( guǎn)理体制漏洞先知先觉的( de)他一次次造成社会轰动( dòng),即便终身监禁的孤独和( hé)痛苦已经耗尽了他一生( shēng)的心血,但他依然不能获( huò)得法律的宽容。
他首先是( shì)个恶贯满盈的杀人犯,其( qí)次才是天赋异禀的鸟学( xué)家;他身在惩罚罪人的监( jiān)狱,而非管吃管住的大本( běn)营。如果说仅仅是导演忽( hū)略掉了这一点,那么我感( gǎn)到遗憾。

特劳德养的第一( yī)只鸟是只麻雀,当他养大( dà)它后放走了它,不料这只( zhǐ)鸟后来又自己飞了回来( lái)。特劳德意识到监狱里舒( shū)适的生活麻痹了生命对( duì)自由和独立的向往,这只( zhǐ)鸟就像是监狱里的许多( duō)囚犯,已经无法适应监狱( yù)外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肖( xiào)申克的救赎》里也有个经( jīng)典例子,出狱的犯人因为( wèi)无法适应新生活上吊而( ér)死。在看到好友菲托仅仅( jǐn)是当上了分发食物的首( shǒu)领就立马运用手中的权( quán)力肆意掌管囚犯的饮食( shí),而当再上一级的领导来( lái)时立刻装出人人平等坚( jiān)持原则的模样。自上¥而下( xià)的腐¥败机制迅速让提线( xiàn)木偶般的犯人学会了服( fú)从和模仿,唯独忘记了尊( zūn)严和个性。这也是特劳德( dé)对落后的监狱¥管¥理体制( zhì)抨击的重要元素。

特劳德( dé)和鸟儿相隔一层铁窗对( duì)视,特劳德像在窗里又像( xiàng)在窗外,有一颗进取和积( jī)极的心灵让他没有接触( chù)过任何外界事物却对外( wài)面世界了如指掌;鸟儿也( yě)像在窗里又在窗外,对外( wài)面世界的恐惧和自身的( de)过分懦弱让它只想寻求( qiú)权威的庇佑,不敢有个体( tǐ)的奋斗。身体和心,不论哪( nǎ)个被囚禁,都是无期徒刑( xíng)。
然而提到监狱,涉及的因( yīn)素太多:法律的权威性,受( shòu)害者权利的保护,囚犯人( rén)权的不可忽视,正义与公( gōng)正间的决断,拥有权利的( de)个体在面对弱势群体时( shí)的心态和行动。在《路西法( fǎ)效应》中有名的“斯坦福实( shí)验”中,在一所模拟的监狱( yù)环境里,由一些大学生扮( bàn)演狱卒和囚犯,实验很快( kuài)濒临失控,扮演狱卒的学( xué)生们滥用手中职权,体罚( fá)、精神折磨犯人,因为“对方( fāng)有罪”而自然而然的将自( zì)己置于上帝的位置进行( xíng)惩罚。然而回到家中,这些( xiē)脱去制服的孩子还是一( yī)派纯良。这个讲诉“好人是( shì)如何一步步变成恶魔”的( de)故事正是告诉我们监狱( yù)环境之于人的影响力:上( shàng)层政策再宏观,下层思想( xiǎng)不统一,也处处是缺憾。这( zhè)也是为什么总能听见为( wèi)囚犯呼喊人权的声音。但( dàn)过于圣母心却会让受害( hài)者寒心,毕竟,普通人当个( gè)受害者要比维权者容易( yì)得多。几千年文明都不能( néng)让世人的精神高度上升( shēng)到主动不犯法或者伤人( rén)遂悔悟的地步,那么严法( fǎ)强刑惩治罪人就是不可( kě)避免的了。

这绝对是本片( piàn)最经典的镜头:狱中暴乱( luàn)后,被全副武装的警察炮( pào)轰的监狱混乱破碎,两个( gè)持枪囚犯均被击毙。镜头( tóu)里的监狱倾斜歪倒,仿佛( fú)是原本秉承正义和公正( zhèng)的司法系统被自己亲手( shǒu)毁灭。特劳德站在这样的( de)炼狱中既有深深的无力( lì)感,也加深对自身信仰的( de)坚定使命。这不是众人皆( jiē)醉我独醒的乱世,它只是( shì)需要人们不断完善、需要( yào)个体清醒的俗世。
如何令( lìng)罪人悔过,一直是法律或( huò)宗教存在的终极意义。我( wǒ)欣赏特劳德打破体制坚( jiān)持个性的勇气,但他首先( xiān)是个需要诚心道歉的罪( zuì)犯,而非革命家,否则就成( chéng)了胖虎效应。特劳德身上( shàng)典型的无政府主义令人( rén)瞩目,年轻时的特立独行( xíng)太嚣张,年老时的他懂得( dé)了爱与信仰却是孤掌难( nán)鸣。但同样,当他作为一个( gè)无期徒刑的犯人却认为( wèi)获得一个没有锁的门是( shì)自己的人权时,我就忍不( bù)住笑了。为社会贡献价值( zhí)和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 guǒ)来自道德缺陷的知识分( fēn)子、或者是要建立在有受( shòu)害者受委屈的的基础上( shàng),我想人类可以忍受晚几( jǐ)年的进步。
摄影和结构是( shì)影片的一大精彩看点,片( piàn)中两个主角,囚犯特劳德( dé)和监狱长之间的博弈完( wán)全不需一言一语就能从( cóng)画面中感觉出来:

当特劳( láo)德通过自己是个“追求真( zhēn)爱且丧失正当假释权的( de)国际鸟类疾病权威”这一( yī)身份获得大众同情以致( zhì)联名上书要求假释时,收( shōu)到舆论压力不得不来向( xiàng)特劳德谈判的监狱长(右( yòu)侧)脸上布满了鸟笼的阴( yīn)影,看起来仿佛被关在监( jiān)狱中的人是他。然而的确( què)是这样,在这次博弈中,特( tè)劳德看清了法律的代言( yán)人、掌权者同样会钻法律( lǜ)的空子做违法的事,他们( men)不仅仅被制度的规章监( jiān)禁,更是被社会潜规则和( hé)成人堕落的交易方式所( suǒ)监禁。

而特劳德再一次转( zhuǎn)换监狱来到了监狱长管( guǎn)辖的阿尔卡特兹监狱时( shí),两人狭路相逢。特劳德自( zì)下而上,监狱长自上而下( xià)。这个行动很好的说明了( le)两个人心灵上的骤变:一( yī)个在学习中逐渐升华,一( yī)个在权威中故步自封。然( rán)而这亦敌亦友的对立身( shēn)份却让二人惺惺相惜,且( qiě)有了共同的目标:为改善( shàn)监狱环境、帮助犯人从心( xīn)开始而努力奋斗。这一刻( kè)他们平等,然而交集也仅( jǐn)限于此。

影片给了这只破( pò)壳小鸟的整个长镜头令( lìng)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生命( mìng)、一种思想、一份努力开始( shǐ)的艰难和痛苦,但不经历( lì)这种痛苦,生命不会持续( xù)、思想无法传播、努力化为( wèi)乌有,世界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