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和我一样( yàng)对于玛丽亚·卡拉斯久闻( wén)其名实质上却知之甚少( shǎo)的观众,那么这部电影可( kě)能是不错的引子,解开一( yī)系列抛出的谜团,真正看( kàn)清这位天后。

首先,玛丽亚( yà)·卡拉斯不是意大利人。1923 年( nián),也就是100多年前,她出生于( yú)美国纽约市,父母是希腊( là)移民。是她的母亲把她带( dài)回希腊,强迫她学习音乐( lè),最终与她的导师兼老朋( péng)友埃尔维拉·德·伊达尔戈( gē) (Elvira de Hidalgo) 结识。她的演艺生涯始于( yú)二战期间的希腊,直到 1945 年( nián)战后,她才回到美国,但在( zài)美国取得的成功有限。另( lìng)一位导师图利奥·塞拉芬( fēn) (Tullio Serafin) 帮助了她,将她带回了意( yì)大利,在那里她的事业开( kāi)始蓬勃发展,米兰斯卡拉( lā)大剧院的演出门票售罄( qìng)成为常态。
23 岁时,当她还是( shì)一位默默无闻的女高音( yīn),只在雅典演唱过,她就得( dé)到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yuàn)的试镜机会。大都会歌剧( jù)院对这位年轻歌手印象( xiàng)深刻,为她提供了一份演( yǎn)唱配角的合同,但卡拉斯( sī)知道她应该唱主角,于是( shì)拒绝了,告诉他们,总有一( yī)天他们会求她回来。她去( qù)了意大利,在那里她辉煌( huáng)的职业生涯真正开始。当( dāng)然,事实证明她是对的,试( shì)镜 10 年后,大都会歌剧院总( zǒng)监鲁道夫·宾不得不向她( tā)支付前所未有的演出费( fèi)。 卡拉斯知道自己的价值( zhí):不仅要求与男歌手同酬( chóu),还要求与指挥家冯·卡拉( lā)扬同酬,这震惊了音乐界( jiè)。观众花钱到底是为了看( kàn)谁的演出呢? 正如她当时( shí)所说:“我真的对钱不感兴( xīng)趣,但钱必须比别人赚得( dé)多。”
或许没有人比玛丽亚( yà)·卡拉斯更能完美地体现( xiàn)出一个才华横溢但反复( fù)无常的天后形象了,卡拉( lā)斯以难以共事而闻名:排( pái)练时间比任何人都长、强( qiáng)度更高,这让其他歌手很( hěn)恼火。她对自己的表现设( shè)定了很高的标准, 当她状( zhuàng)态不佳时,她宁愿取消演( yǎn)出也不愿让任何人听到( dào)她的表演。 20 岁出头时,她在( zài)威尼斯的同一周演唱了( le)瓦格纳和贝里尼的歌剧( jù),这相当于在音乐上跑马( mǎ)拉松和 100 米栏。
然而,世人以( yǐ)为卡拉斯的人生以一场( chǎng)悲剧告终:1968年,她交往了九( jiǔ)年的情人,“金色希腊”号船( chuán)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 sī)为了与美国前第一夫人( rén)杰奎琳·肯尼迪结婚,结束( shù)了与她的关系。卡拉斯的( de)故事,就像她主演的浪漫( màn)歌剧的故事情节一样,她( tā)被她爱的男人背叛,从此( cǐ)走向衰落,并在八年后去( qù)世。这恰恰是对卡拉斯最( zuì)大的误解:在分手后的几( jǐ)年里,她主演了一部由帕( pà)索里尼执导的电影;进行( xíng)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全球( qiú)巡回演唱会;在纽约首屈( qū)一指的表演艺术学院茱( zhū)莉亚音乐学院开设大师( shī)班,并与男高音歌唱家朱( zhū)塞佩·迪·斯蒂法诺有过一( yī)段恋情。 对卡拉斯来说,最( zuì)糟糕的事情不是她与奥( ào)纳西斯关系的结束,而是( shì)她失去了嗓子, 这是几乎( hū)不可避免的:歌剧演员在( zài)某种程度上是音乐运动( dòng)员,只能坚持一段时间,直( zhí)到身体背叛他们。卡拉斯( sī)早在 30 多岁时就开始注意( yì)到自己嗓音的变化,当时( shí)她本可以期待至少再演( yǎn)十年。一些评论家认为,她( tā)过早失声是因为她 1954 年减( jiǎn)肥,当时她正在为职业生( shēng)涯最重要的表演做准备( bèi),在由卢奇诺·维斯康蒂执( zhí)导的《茶花女》中饰演薇奥( ào)莱塔。如果让她在巅峰状( zhuàng)态再过十年和奥纳西斯( sī)之间做出选择,我毫不怀( huái)疑她会选择她热爱的歌( gē)剧与表演事业,所以大可( kě)不必把她贴上悲剧的标( biāo)签来贬低她的成就。


这( zhè)部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当( dāng)酒吧老板播放卡拉斯的( de)唱片时,被卡拉斯喝令停( tíng)下,她说不想听自己的唱( chàng)片,正当她的仰慕者与观( guān)众都被她的怪脾气吓到( dào)时,她说出了这个人物的( de)高光金句:“因为唱片是完( wán)美的,一首曲子不应该是( shì)完美的,每次表演都应该( gāi)是不同的演绎。”正是这句( jù)话背后不屑于僵硬完美( měi)与虚假的不朽衬托出了( le)脱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