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光坊讯 改编自小说《仙( xiān)症》,由顾长卫执导,郑执编( biān)剧,葛优、王俊凯等主演的( de)电影《刺猬》正在上映中。日( rì)前,该片原著作者兼编剧( jù)郑执接受漫光坊的专访( fǎng),分享电影创作历程。
《刺猬( wèi)》讲述了一个“精神病人”如( rú)何在正常人的世界中生( shēng)活的故事——王战团(葛优 饰( shì)),俗世里的一位奇人,偶尔( ěr)疯癫,行为古怪,却有独一( yī)份的清醒。周正(王俊凯 饰( shì)),敏感沉默的少年人,因口( kǒu)吃自闭,却有无声的反骨( gǔ)。两个不合群的人,让一大( dà)家子头疼不已,闹剧不断( duàn)……

郑执既是原著小说《仙症( zhèng)》的作者,也是电影《刺猬》的( de)编剧,他透露自己加入这( zhè)个项目的过程特别顺利( lì),“2018年的时候《仙症》发表,可能( néng)过了三四个月,顾长卫导( dǎo)演看到了这篇小说,他表( biǎo)示很喜欢,就通过中间的( de)朋友很容易就联络到了( le)一起。我们坐在一起吃了( le)顿饭,我决定把这个小说( shuō)交给顾老师拍,顾长卫导( dǎo)演当场就问我愿不愿意( yì)自己写这个剧本,我们也( yě)聊得很愉快,这个事很快( kuài)就定了下来。”
合作的意向( xiàng)很快达成,创作的过程却( què)很漫长。郑执透露,从剧本( běn)动笔到电影开机,大概过( guò)去了约三年的时间,这中( zhōng)间他与顾长卫导演反复( fù)沟通调整,剧本至少交了( le)十稿。
剧本并没有随着电( diàn)影开机而定死,郑执几乎( hū)全程参与了整个拍摄过( guò)程,在拍摄中,剧本依然在( zài)不断调整。“这个戏拍了我( wǒ)记得94天,我好像78天还是79天( tiān)都在剧组,24小时在剧组。尤( yóu)其是在蚌埠拍的时候,我( wǒ)们会专门有一个房间用( yòng)来讨论第二天的戏,讨论( lùn)每个人的角色,每个主演( yǎn)、导演,我们每一天都会讨( tǎo)论到凌晨。这是大家共同( tóng)创作的乐趣,我觉得非常( cháng)有意思的。”
郑执透露,在电( diàn)影开拍后,他和葛优、王俊( jùn)凯等演员有了深入的交( jiāo)流,“我会在这个过程中更( gèng)深入地了解演员的想法( fǎ),确实是在剧本创作阶段( duàn)你不会了解到的。比如说( shuō)葛大爷也好,小凯也好,其( qí)他的演员也好,他们对自( zì)己角色提出的疑问,我能( néng)不能解答?如果解答不了( le),就说明可能剧本是有问( wèn)题的,我们可以临时修改( gǎi)。或者是你发现当演员进( jìn)入状态之后,它会激发出( chū)你作为文本创作者更多( duō)的灵感。”

《刺猬》中葛优饰演( yǎn)的王战团偶尔疯癫、行为( wèi)古怪,有时却又显得格外( wài)清醒,这个角色究竟是一( yī)个什么样的人?郑执给出( chū)自己的解读:他是一个有( yǒu)点遗世独立的人,一个思( sī)维逻辑、情感逻辑不太容( róng)易被人理解的“异类”。郑执( zhí)举例,电影中他有一句台( tái)词,“我叫王战团,你不用叫( jiào)我大姑父,我不管跟谁结( jié)婚,我也是王战团,我不管( guǎn)做什么工作,我也是王战( zhàn)团。”这句台词就是强调他( tā)的灵魂的独立性。
原著小( xiǎo)说中以视点人物存在的( de)周正在电影《刺猬》中有了( le)更完整的故事。王俊凯饰( shì)演的周正因口吃、学习成( chéng)绩差等问题承受了不少( shǎo)“原生家庭”之苦。在电影临( lín)近结尾处,已经成家立业( yè)的周正与母亲有一段交( jiāo)心之谈,母亲问:“你能原谅( liàng)我们吗?”周正回答:“我不原( yuán)谅,我不能原谅。”

郑执坦言( yán)这句台词会这么写,是因( yīn)为王俊凯是演的周正会( huì)这样说,“那就是属于他的( de)台词,这个人物走到那一( yī)刻选不选择原谅,其实并( bìng)不是我们写的,这个角色( sè)已经发展出自己的命运( yùn)了,那一刻是一句自然流( liú)淌的台词。”
“我一开始写那( nà)句台词的时候,还会怕顾( gù)长卫导演可能不接受,但( dàn)是顾长卫导演从来没有( yǒu)对这句台词提出过质疑( yí),甚至我们在第一时间就( jiù)默契地认为,他就应该说( shuō)‘我不原谅’。”
近些年,多位东( dōng)北小说家的作品走进大( dà)众视野,也在影视行业找( zhǎo)到了自己的位置。双雪涛( tāo)的《平原上的摩西》《刺杀小( xiǎo)说家》等都已被改编为影( yǐng)视作品,班宇参与了《漫长( zhǎng)的季节》的创作。郑执在《刺( cì)猬》上映前,也已成功将自( zì)己的长篇小说《生吞》改编( biān)成了剧集《胆小鬼》。
在郑执( zhí)看来,作家进入影视行业( yè)这件事是有多面性的。“这( zhè)个事如果聊实际一点的( de)话,作品卖出了影视版权( quán),不止多一份收入,如果还( hái)能翻拍成功,书本身的影( yǐng)响力可能也会更大。说实( shí)话这几年出版业挺不容( róng)易的,卖书的利润并不是( shì)很高,一些青年作家想要( yào)谋生其实是一件不太容( róng)易的事,我也经历过那样( yàng)的阶段。但是如果这个东( dōng)西过分地侵占了文学的( de)表达,或者如果一些作家( jiā)朋友因为参与了过多的( de)影视改编,而丢掉了自己( jǐ)真正写作的时间,甚至影( yǐng)响了写作的习惯,有时候( hòu)一条路走到黑也回不了( le)头了,可能也是某种伤害( hài)。这个东西确实要自己去( qù)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