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知秋
「《藏海传》的后劲( jìn)实在太大了」。
作为今年现( xiàn)象级的古装传奇剧,《藏海( hǎi)传》的后劲不仅体现在数( shù)据维度的长尾效应。如今( jīn)打开社交媒体平台,「长剧( jù)顶级细糠」的含金量仍在( zài)上升。藏海与赵秉文、高明( míng)师徒关系的复杂性,以及( jí)“第三人”的悬念,至今仍为( wèi)观众乐道。
网友在社交媒( méi)体平台上的交流互动
而( ér)作为非传统复仇爽剧主( zhǔ)角,藏海身上的悲剧色彩( cǎi),也吸引诸多观众长久停( tíng)留在角色的内心世界,与( yǔ)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该剧( jù)的总导演郑晓龙认为,《藏( cáng)海传》之所以能够形成目( mù)前到处都是“野生编剧”的( de)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青( qīng)年导演曹译文带来的新( xīn)变化。
而回顾这位青年导( dǎo)演的创作履历不难发现( xiàn),他自执导 2020 年播出的悬疑( yí)剧《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 bié)离》(以下简称《相遇别离》)时( shí),先锋意识已有雏形,双线( xiàn)并行的叙事策略为悬疑( yí)类型剧带来创新探索。如( rú)果说彼时的曹译文在对( duì)类型故事的结构具备相( xiāng)当水平的创新自觉,经过( guò) 5 年沉淀,他对导演这一岗( gǎng)位的职能有了更为全面( miàn)的体会和认知,更从容了( le)。
《藏海传》在央视收官在即( jí)时,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记者邀请曹( cáo)译文导演进行了一次对( duì)谈,从童年启蒙、海外求学( xué),聊到以导演身份正式参( cān)与创作,也看到了新锐导( dǎo)演不常挂嘴边,而在僻静( jìng)处认真下的功夫。
动画片( piàn)种下的光影种子
曹译文( wén)坦言,自己并非由传统电( diàn)视剧喂养大的一代,属于( yú)“非典型电视儿童”。更多时( shí)候,他沉浸在由电影、动画( huà)和游戏构筑的“跨次元世( shì)界”里。
给他留下印象最深( shēn)的动画片,准确地说应该( gāi)是动画电影——《宝莲灯》。
至今( jīn),他仍清晰地记得,哮天犬( quǎn)在幻化人形和使用分身( shēn)术追逐的瞬间,姜文低沉( chén)嗓音赋予的压迫感。“小时( shí)候也许对画面和声音的( de)隐喻没有那么深的感触( chù),但就是会被画面和声音( yīn)深深吸引。”曹译文说,正是( shì)因为儿时对动画世界的( de)痴迷,他早早戴上了眼镜( jìng)。
动画片成了他接触影像( xiàng)的原点,也悄然埋下了导( dǎo)演梦的种子。当他第一次( cì)看电影《蝙蝠侠》的时候,他( tā)脑海中盘旋的问题不再( zài)是情节的跌宕,而是“这个( gè)东西是怎么拍出来的?”那( nà)个神秘掌控着整个创作( zuò)流程,坐在监视器后面的( de)导演,令他心驰神往。
八九( jiǔ)岁,一个多数孩子梦想还( hái)漂浮不定的年纪,他的目( mù)标已然清晰凝结:做导演( yǎn),然后拍出这样的作品。这( zhè)份表达的冲动,超越了简( jiǎn)单的模仿,指向一种对讲( jiǎng)述故事、传递情感的深层( céng)渴望。
曹译文也打游戏,现( xiàn)在回过头来看,游戏的互( hù)动叙事中,他或许更早地( dì)体会到了视角切换带来( lái)的沉浸体验,这无疑为日( rì)后《相遇别离》的双线叙事( shì)实验埋下了伏笔。
系统训( xùn)练下的整体思维
从小在( zài)北京长大的曹译文,如果( guǒ)说童年的光影给他一个( gè)方向,那么日后的赴美求( qiú)学则给他的导演梦延伸( shēn)出一条清晰可见的路。
他( tā)进入南加州大学(USC)攻读电( diàn)影制作(Film Production)专业。这段经历是( shì)他从浪漫想象迈向专业( yè)淬炼的关键一环。曹译文( wén)介绍,电影制作专业的课( kè)程设计核心,是让参与者( zhě)经历从剧本孵化到后期( qī)成片的全流程洗礼,而不( bù)是仅仅学习导演这一个( gè)工作。他强调“是把剧本、前( qián)期、中期拍摄、后期全部经( jīng)历一遍。”这种系统性训练( liàn),让他对电影工业的每一( yī)颗螺丝钉都有了清晰的( de)认知和深刻的尊重。
一次( cì)专门选修的声音课程,成( chéng)为他创作认知的转折点( diǎn)。从现场录音、声音设计到( dào)最终混音,他和搭档完成( chéng)了一次全流程的声音实( shí)验,并参与到高年级的电( diàn)影项目中。曹译文认识到( dào),“声音是容易被大家忽视( shì),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jié)。我们不能只靠画面讲故( gù)事,声音同样可以成为丰( fēng)富这个世界、丰富剧情的( de)载体。”自此,声音在他创作( zuò)谱系中的地位,从背景陪( péi)衬成为叙事的重要组成( chéng)部分。
随着升降梯下降,环( huán)境音从寂静到嘈杂
这种( zhǒng)认知深刻塑造了他的导( dǎo)演风格,在《藏海传》中体现( xiàn)得尤为细致。他举了一个( gè)极具作者意识的例子:在( zài)《藏海传》开篇,蒯铎手持火( huǒ)把,带着数人小心翼翼地( dì)深入洞穴,巨大黑暗空间( jiān)中,仅有一点火光映照的( de)升降梯缓缓下降。在这场( chǎng)戏的声音设计里,曹译文( wén)特意抽离了所有环境音( yīn),制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 de)空洞与不安。“是为了体现( xiàn)那个环境的巨大空洞和( hé)人物所处位置的危机感( gǎn)。”而下一个画面切至特写( xiě)时,声音猛然涌入,形成强( qiáng)烈的感官反差。“声音传递( dì)的情绪效果,比视觉更能( néng)在潜意识中制造张力。”他( tā)精准地利用声音的“有”与( yǔ)“无”,让观众的心跳和剧情( qíng)的发展同频。
藏海被赵秉( bǐng)文扔进监狱,试图以“贴加( jiā)官”方式虐杀这场戏,一度( dù)令观众感叹“隔着屏幕无( wú)法呼吸”,也有“乐子党”根据( jù)追剧日历上的小画剧透( tòu),提醒大伙儿“看贴加官可( kě)以喘气”。这场戏中,曹译文( wén)特意保留并强化了环境( jìng)中的脚步声。在他看来,紧( jǐn)迫感不是来源于一张张( zhāng)贴向藏海口鼻的桑皮纸( zhǐ),而是“整个环境中近乎停( tíng)滞的氛围”。曹译文解释,“相( xiāng)当于把整个时空,包括那( nà)个环境切下来,像标本一( yī)样保留,给观众看的是整( zhěng)体,而不是只有一张照片( piàn)的屏幕。”
这种设计源于他( tā)对各个环节细节的捕捉( zhuō),反映到声音维度,他也提( tí)到一个概念——“令人满意的( de)声音”(CSS - Cinematically Satisfying Sound),即超越生活真实、经( jīng)过艺术提纯的声音。比如( rú)我们在影视剧中听到的( de)皮鞋踩在朽木上的吱嘎( gā)声,还是器物碎裂的脆响( xiǎng)声,虽然都是现实存在的( de),但在制作过程中是通过( guò)拟音合成的,为的是给观( guān)众呈现“比真实更完美的( de)真实”的听觉效果。
除了声( shēng)音,曹译文对剪辑同样痴( chī)迷。在他看来,剪辑环节是( shì)“对素材的二度创作”,是重( zhòng)塑叙事节奏、精炼表演、赋( fù)予音乐灵魂的关键。作为( wèi)导演,他坚持全程深度参( cān)与后期剪辑的工作,“剪辑( jí)的第一目的是藏拙——修正( zhèng)拍摄中的遗憾,并把优点( diǎn)放大。”
贯穿《藏海传》27-28 集的“大( dà)雍漫长夜”,至今仍被网友( yǒu)们反复讨论,其中有太多( duō)值得推敲的细节:藏海从( cóng)棋子变执棋者,精心筹谋( móu)终有结果;曹静贤煽风点( diǎn)火,只等瓮中捉鳖;庄之行( xíng)误打误撞,却起到了意想( xiǎng)不到的作用;平津侯面对( duì)死局,孤注一掷……千丝万缕( lǚ)连线织网的精彩,背后是( shì)创作者的绞尽脑汁。曹译( yì)文回忆,所有的故事线头( tóu)都需要剪辑串联在一起( qǐ),同时需要一首音乐,能够( gòu)符合这个故事段落的气( qì)氛和主题。
《藏海传》第 27 集“封( fēng)神名场面”之一
这时候是( shì)饰演曹静贤的邢岷山给( gěi)了曹译文灵感。邢岷山是( shì)专业的昆曲演员出身,对( duì)经典唱段了解多,在主创( chuàng)们前期讨论和准备这两( liǎng)集重场戏时就讨论能否( fǒu)加入昆曲元素,邢岷山就( jiù)将《浣纱记 · 打围》推荐给了( le)曹译文。声画合璧后,宫城( chéng)内外暗流涌动,杀机四伏( fú)的压迫感,打动了包括曹( cáo)译文在内的一众创作者( zhě)——最终的结果也打动了观( guān)众。“我们愿意用自己的真( zhēn)诚,将故事里的情绪、情感( gǎn)呈现给观众,观众也会给( gěi)我们一个好的反馈”,曹译( yì)文说。
跟观众“捉迷藏”:关于( yú)人性迷宫和延迟满足
在( zài)动辄谈及短剧快节奏,三( sān)分钟定生死的环境里,《藏( cáng)海传》作为非典型的复仇( chóu)爽剧,不仅收获了热度,更( gèng)赢得了来自观众最宝贵( guì)的黏性。
对于现有的成绩( jì),曹译文谦虚且清醒。他坦( tǎn)言,比如全局最大的伏笔( bǐ),“第三人”的身份猜想,在创( chuàng)作初期,这种长线铺陈伏( fú)笔的方式确实充满风险( xiǎn)。“(从稚奴到藏海)的变化成( chéng)长需要一定篇幅展开,自( zì)然也就需要观众给予一( yī)点耐心,到后面揭秘时,观( guān)众发现自己曾经的猜想( xiǎng)可能被印证、也可能被颠( diān)覆,获得参与和满足感却( què)是一定的。”
冒险不等于蛮( mán)干。曹译文清楚地认识到( dào),“爽的前提是感知痛苦”。如( rú)果不能充分共情藏海的( de)困境,看到他被灭门的惨( cǎn)烈遭遇,便无法对他后续( xù)步步为营的复仇之路产( chǎn)生同理心。正是基于此,让( ràng)观众一步步走进藏海的( de)内心世界,用一双眼睛看( kàn)着近在咫尺的美好被毁( huǐ)灭,才能在藏海往后的每( měi)一次险象环生里为他捏( niē)把汗,也会为他的复仇之( zhī)路向前推进时而感到痛( tòng)快。
《相遇别离》中截图
除了( le)情绪的铺垫,记者还注意( yì)到曹译文导演时的一个( gè)镜头习惯,这来源于此前( qián)看《相遇别离》时的观察。作( zuò)为剧中一切罪责的始作( zuò)俑者,老冯藏得很深。他兢( jīng)兢业业扮演一个好男人( rén)、好丈夫,直到最后时刻才( cái)图穷匕见暴露身份。虽然( rán)此前种种疑点都指向他( tā),但从导演的镜头里,看不( bù)到丝毫的“提前审判”。
记者( zhě)将这点观察与导演曹译( yì)文分享,他用《藏海传》中的( de)时全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huò)。时全初登场,只有一个停( tíng)手回头的中性镜头。在此( cǐ)后的情节推进中,镜头中( zhōng)的时全也保持一个“正常( cháng)人”的状态,直到“掉马”暴露( lù)身份,而这几乎是个瞬间( jiān)的事情——要知道时全还去( qù)祭奠了褚怀明,明确结果( guǒ)后再倒推,才会发现草蛇( shé)灰线早有伏笔。“现在的观( guān)众太敏锐了”曹译文说,在( zài)他看来,与其说这种叙事( shì)的欺骗性是高级的反转( zhuǎn),不如说是对人性灰度的( de)真实呈现,现实生活中,也( yě)正是一些看起来无欲无( wú)求,不刻意讨好的人,更容( róng)易赢得信任。
在聊过一众( zhòng)技术流的话题后,在被问( wèn)及如何看待行业里技术( shù)和人的关系时,曹译文非( fēi)常笃定地表示:技术是容( róng)器,核心永远是创作者的( de)表达。
尾声:矛盾、幽默感和( hé)强迫症
项目播出期一贯( guàn)是整个创作团队的大联( lián)动,与导演曹译文对谈的( de)那天,开始的时候已接近( jìn)晚上的七点半,曹译文已( yǐ)经连续“营业”十多个小时( shí),用他的话说整个人都要( yào)麻了。到最后,记者索性劝( quàn)他放空大脑,让思绪飘出( chū)去敞开聊天。
导演曹译文( wén)
于是他分享了许多介于( yú)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习惯( guàn):比如是个矛盾的综合体( tǐ),自认是懒人,只愿意为爱( ài)发电,把精力和热情放在( zài)喜欢的事情上,拍《藏海传( chuán)》的时候能连着几个月白( bái)天拍戏晚上打磨剧本,即( jí)便连轴转也有使不完的( de)“牛劲”;有时候会视社交为( wèi)一件痛苦的事情,到了剧( jù)组里却能成为全组最能( néng)活跃气氛的那个,幽默感( gǎn)的来源是各种冷笑话;还( hái)有就是工作的时候也会( huì)变成强迫症,也是《藏海传( chuán)》的拍摄期,他跟饰演藏海( hǎi)的肖战互相劝“放过自己( jǐ)吧”,然后转身又来一遍。
在( zài)《藏海传》结束后,他也会很( hěn)快投入新的项目中,不局( jú)限于悬疑或者复仇,无关( guān)是否重复或者挑战新鲜( xiān)类型,还是那句话,导演曹( cáo)译文始终,永远愿为感兴( xīng)趣的事付出全部精力和( hé)热情,我们期待着。
zsh762079852(微信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