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透支的信用,释印( yìn)乐给补回来了。
有记者实( shí)地探访嵩山少林寺,发现( xiàn)短短两天少林寺就出现( xiàn)了两大现象。
第一,释永信( xìn)的痕迹被抹掉。
步入少林( lín)寺会发现,释永信曾居住( zhù)的方丈室已经被铁皮围( wéi)上,外人压根就看不到里( lǐ)面的样子。

在铁皮上,还贴( tiē)着“禁止攀爬”与“加强管理( lǐ)”等字样。


在没出事之前,游( yóu)客是可以走到方丈室的( de),有时候也能看到释永信( xìn)在里面。

除了方丈室被封( fēng)死,释永信的纪念碑也被( bèi)遮盖住了,方丈室的牌匾( biǎn)同时被摘下。

在记者的镜( jìng)头下可知,目前的少林寺( sì)不同往日能看到多位僧( sēng)人活动,如今僧人变少了( le),黑衣管理员倒多了起来( lái),戒备相较以往比较严格( gé)。

当然,这也能理解,毕竟一( yī)下失去领头羊,会不知所( suǒ)措。
第二,释印乐的第一把( bǎ)火烧走收费项目。
释永信( xìn)被带走调查后,在经过少( shǎo)林寺两次大众民主评议( yì)选举,释印乐成为少林寺( sì)新住持。
就在外界还在好( hǎo)奇他的身份时,释印乐上( shàng)任的第二天就把火烧到( dào)了收费项目上,把曾经收( shōu)费的“平安香”与“全家福香( xiāng)”变成免费的,把曾经扫码( mǎ)布施的”武僧”也赶走了。

要( yào)知道,这些香曾在释永信( xìn)带领的时候,动辄就是几( jǐ)百块。
临危受命的释印乐( lè),这一举动让所有游客都( dōu)拍手叫好。
都说新官上任( rèn)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直( zhí)接掀翻释永信式商业模( mó)式,就烧进了游客的心里( lǐ),让所有人看到少林寺未( wèi)来的希望。
当然,众口难调( diào)也会有人质疑他作秀,觉( jué)得他是为了立住脚才以( yǐ)砍掉香火钱来俘获人心( xīn)。
在得知释永信这个花和( hé)尚种种事迹后,对空降的( de)释印乐有这种质疑,甚至( zhì)怀疑他开路虎做派不输( shū)释永信,都是可以理解的( de)。

但经过对他过往生活的( de)了解后会发现,释印乐还( hái)真有两把刷子,他的来头( tóu)可不小。
18 年前,在少林寺依( yī)靠商业运营获取高额利( lì)润时,就有记者问过释印( yìn)乐有没有考虑过像少林( lín)寺一样利用商业运作实( shí)现白马寺(释印乐为白马( mǎ)寺住持)的经济发展。
面对( duì)少林寺的高收益,听上去( qù)自然是令人心动的,可对( duì)释印乐来说这并非是好( hǎo)事,尽管他不愿多评价少( shǎo)林寺的运营模式,但从他( tā)接下来的谈话中就能感( gǎn)受他的态度。
他说,白马寺( sì)会坚持按照佛教传统去( qù)做,尽量更好的去维护、保( bǎo)留、传承佛教传统与佛教( jiào)文化。
在这坚持的过程中( zhōng),经济是次要的,游客的评( píng)价才是最主要的。
经济再( zài)好,都不如游客的一句“白( bái)马寺才像个寺庙样”来得( dé)更心安与欣慰。

放在别人( rén)身上,这话真就像打官腔( qiāng)来应付记者的,可放在释( shì)印乐身上确实是实实在( zài)在执行下去的。
18 年来释印( yìn)乐一直都未曾让白马寺( sì)陷入到以经济运营为主( zhǔ)的模式中,而是坚持保持( chí)佛教传统,去除商业化不( bù)收钱或少收钱尽量让游( yóu)客感受到文化。
事实证明( míng),在他的坚持下,确实让不( bù)少游客感受到了最纯粹( cuì)的佛教文化。

时至今日,仍( réng)有不少游客对白马寺留( liú)有好印象,觉得这里是一( yī)片净土。



有免费的香,却没( méi)有商业,甚至连一瓶水都( dōu)无法买到,但是会给游客( kè)开放免费的茶舍。


或许,这( zhè)就是释印乐最想看到的( de),只要游客一个好评!
不光( guāng)寺庙的模式广受好评,释( shì)印乐也是受人敬仰的,因( yīn)为他真的在用心管理。
在( zài)白马寺修大门的时候,他( tā)会亲自跟工人进行交涉( shè)。

大雨过后,白马寺院内多( duō)棵树发生倾斜,他主动带( dài)人扶正。


由于白马寺一直( zhí)有着“农禅并重”传统,释印( yìn)乐就在能力范围内将这( zhè)一传统发扬光大,他不仅( jǐn)亲自带领众多僧人翻土( tǔ)种麦,还会亲自开着推土( tǔ)机、挖掘机来耕种。


在麦子( zi)成熟后,他更是开起来收( shōu)割机去田地里收麦子,一( yī)顿操作行云流水相当熟( shú)练。

谈起收麦子,他每每都( dōu)有聊不完的话题,曾在一( yī)次研讨会上他就大谈白( bái)马寺种了 200 亩麦子,到六月( yuè)份大丰收有 20 万斤。
看着一( yī)口袋一口袋的麦子,释印( yìn)乐别提有多开心,一个人( rén)一口气扛起十多袋(80 多斤( jīn)一袋),哪怕晚上腰疼得厉( lì)害也是幸福的。

不光种麦( mài)子,释印乐还会带领僧人( rén)一起种黄豆,待到黄豆成( chéng)熟后一群人再进行收割( gē)、晾晒、脱皮、装袋。


顶着大太( tài)阳,僧人们穿着长袖长裤( kù)的僧服,汗水滴在田地里( lǐ),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至少( shǎo)从照片看过去,在释印乐( lè)的带领下白马寺的僧人( rén)个个看上去都很质朴。

没( méi)有浓重的商业味,只有最( zuì)原始的传统味,释印乐无( wú)疑给各位佛门打了个样( yàng)。


不光白马寺不准有过度( dù)的商业化,就连利用佛教( jiào)名寺进行商标注册的行( xíng)为也不被允许,因为他觉( jué)得佛教的知识产权不容( róng)侵犯,不该对佛教声誉造( zào)成亵渎与不敬,损坏佛教( jiào)的庄严、神圣与清净。
同时( shí),他呼吁要发展佛殿建设( shè),促进佛教交流。
从 18 年前就( jiù)拒绝商业化并一直坚持( chí)至今,哪怕在舆论中接手( shǒu)少林寺,他也是将自己的( de)理念贯穿到底,将一直被( bèi)游客诟病的收费问题解( jiě)决。
可以说释印乐是知行( xíng)合一了,就算是“装”,能“装”这( zhè)么久,也是高人。

他不光理( lǐ)念牛,履历更牛。
16 岁剃度出( chū)家,20 岁进行系统性学习,从( cóng)中国佛学院毕业后年仅( jǐn) 37 岁就成了白马寺住持,之( zhī)后的 10 年里他并没有停止( zhǐ)学习,而是多次参与中泰( tài)、中缅佛教交流并作出突( tū)出贡献,后取得博士学位( wèi)。

没有因坐上住持的位置( zhì)只顾眼前,而是一心为佛( fú)教促进佛教发展,所以相( xiāng)比释永信,释印乐才是真( zhēn)僧人,让少林寺充满新希( xī)望。